我市生态建设工作相关情况。市检察院党组成员、副检察长黄明仰通报相关情况,市检察院、市生态环境局、市河长办、市林长办有关同志参加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。部分市人大代表、市政协委员、人民监督员、特邀检察官助理、“益心为公”志愿者、新闻记者等参加发布会。
2022年至2024年4月,全市检察机关全面履行公益诉讼职能,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560件、占公益诉讼案件总量的40%,向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186件,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41件。
服务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守好一方蓝天碧水净土
发布会介绍,梅州检察机关完善“专业化法律监督+恢复性司法实践+社会化综合治理”模式,助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系统治理,服务打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。办理涉大气污染公益诉讼案件6件,督促整治违法排放废气和其他空气污染的企业16家。办理水源地保护、黑臭水体治理等涉水领域案件28件,督促整治污染企业、养殖场107个,修复被污染水域面积万余亩。完善“河长+检察长”协作机制,建立健全跨区域协作机制,联合毗邻地区检察机关开展巡河活动17次。办理涉非法转运、倾倒固体废物公益诉讼案件共38件,督促清运固体废物1.6万吨,督促治理被固废污染、破坏的土地48.1亩。
服务乡村生态振兴,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
发布会介绍,市检察院聚焦“百千万工程”,出台服务乡村振兴“17条措施”,与市农业农村局建立检农协作机制,围绕乡村生态环境保护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领域开展监督。全市检察机关办理林地、耕地、渔业等农业自然资源保护案件168件,督促治理被污染、损毁的耕地、林地3434亩。紧盯农村生活垃圾乱堆乱放、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,督促整治违法养殖场170家。开展农村饮用水安全专项监督,办理涉饮用水案件21件,督促治理恢复被污染水源地13处。
服务绿美梅州生态建设,助力写好“林”文章
发布会介绍,市检察院聚焦市委关于绿美梅州生态建设“八大工程”的部署,在全省率先建立并持续做实“林长+检察长”工作机制。开展森林督查案件涉嫌犯罪线索专项监督,推动公安机关刑事立案28件、移交行政机关行政处罚55件、行政机关责令涉案当事人补种1451亩、4.9万株。开展涉森林图斑督查专项监督,立案行政公益诉讼案件51件,督促恢复林地995余亩。开展古树名木保护专项监督,立案行政公益诉讼案件109件,推动职能部门建立分类施治复状管护等长效保护机制。加强对梅州金柚、平远脐橙、兴宁茶油等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,建立“检察+主管部门+行业协会+重点企业”联动机制,助力“梅字号”特色产业发展。起诉涉林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7件18人。
推动构建环境保护共治格局,实现双赢多赢共赢
发布会介绍,梅州检察机关建立“河长+检察长”“林长+检察长”“田长+检察长”等协同工作机制,建立检察公益诉讼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衔接机制。两级检察院招募“益心为公”志愿者188人,依靠公众力量发现和解决公益损害问题。聘请54名行业专家担任特邀检察官助理,帮助解决公益诉讼办案专业技术难题。市检察院建立公益诉讼大数据应用平台,真正实现“数字赋能监督,监督促进治理”的法律监督模式变革。
微信公众号
微博号
头条号
法治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