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年情怀总为诗,小的时候,最喜欢看的是武侠片,总是沉醉于“策马驰东风,拔剑敬明月”,忘不了江湖儿女“鲜衣怒马少年时,不负韶华行且知”的意气风发,被江湖侠客“一舞剑器动四方,除暴安良名四扬”的风采折服。那时的我,虽不太明白“侠”为何意,却坚定要做一个惩恶扬善的大侠。
如今,那个喜欢看武侠片的孩子已经成为了一个知诗书、懂礼仪的青年。幼时播下的种子,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枯萎,而是默默生根发芽落地成花。随着生活阅历的增长,我对于“侠”的理解,已经不仅限于简单的“惩恶扬善”“除暴安良”。
何谓之“侠”?
君且看,南山院士耄耋之年仍驻守抗疫前线,济世救国展现医者仁心,此谓之“侠”;张桂梅校长强忍一身病痛,为山区女孩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公办高中,帮助她们圆梦大学,此谓之“侠”;忻元华、滕崇伉俪8年来义务支教17所学校,先后为偏远地区一万余名学生送去温暖,此谓之“侠”;谈锋警官,从警三十年,破获许多大案要案,但在某一日毫无征兆地倒在单位走廊,因公牺牲,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人民公安事业,此谓之“侠”;谭千秋老师,在地震来临之时,用身体护住学生,生命定格在了那天,此谓之“侠”;还有无数个平凡的普通人,退役军人河边救人、因病去世的女孩捐献了器官、大学生为血液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、医学生路边抢救突然发病的路人……他们为这个世界做出的温暖举措,也可谓之“侠”。
我被“侠”的精神感染、治愈,自己也在不断地践行心中之“侠”。高考之后,听从内心的声音,就读了法学专业。如愿考入检察院后,我兴奋且不安,兴奋于离自己的目标又更近了,不安在担心自己学识浅薄,毕竟每一宗案件都事关别人的人生。后来,离开了业务部门,去到了只有“笔杆述法理”的办公室。初时也是手忙脚乱,如何提炼思路、遣词造句、精准表达,这些都需要积累和沉淀。幸好,出发的初心一直支撑着我,就像鲁迅先生在《热风》发出的愿景:“能做事的做事,能发声的发声。有一分热,发一分光,就令萤火一般,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,不必等候炬火。”现在的我也能通过自己的方式,继续践行“侠”之初心,以我之学,用我所能,帮助更多人懂法守法,用法保护正当权益,这何尝不是另外一种“侠”呢?
侠之大者,为国为民;侠之小者,为友为邻。希望更多的人都能坚守初心,归来仍是少年,虽如萤火,也身披华光,终能在某一刻成为照亮他人的“侠”。
(作者为蕉岭县检察院干警)
微信公众号
微博号
头条号
法治号